我身边的“大王”

发布时间:2014-05-29 作者:王永波 来源: 字号:

别怕!这个“大王”并不是《西游记》中的妖魔鬼怪,更不是占山为王的土匪头子、山大(dài)王,而是生产准备部的外包采购员、主任员、高级工程师、2013年度先进生产者——王成志。

 “大王”的由来只因为我与王工同在一个办公室,并且坐对面桌,领导来找我们其中一个人时,总是亲切的喊“小王,……”,结果几乎总是我们同时答应,领导便非常幽默的说你们是大、小王,以后找王工就叫“大王”。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与王工在一起共事已经8年有余。如今,王工已经马上过了四十不惑的年纪,当年的“小王”也确确实实的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王”,而且在我眼里,王工是我工作中学习的榜样。

 记得那是2006年4月我刚刚到准备部工作,正赶上皮总带领我们新产品试制大干的时期,投产计划还处于手写的阶段,因为试制新产品大多工期很紧,要的很急,我便与王工一起翻图纸、分解计划、写计划、核对、下发计划、跟踪加工进度、零部件齐套、试制过程中的问题协调……,分解计划时间久了头脑不清醒的时候,我们就大“三九天”开着窗户抽烟,一干就是8、9点钟,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干“三化项目组合柜”,加班到夜里11点,但每当新产品完工展现在我们面前时,那种愉悦的心情无法言表却流露在脸上,有一种非常踏实的快感或者说是成就感——爽!

 随着部门职能调整,外包产品采购职能划归到准备部并且由王工负责, 主要负责电路印制板、铭牌、铸铝件,以及标准件等产品的外包。说实话,几乎每天亲眼目睹王工的工作,感觉王工每天真的特别忙,工作量非常的饱满。首先,从时间段上来说,早上7:20~7:30王工就已经在自己的位置上工作了,中午吃饭时,好多时候王工都是还没有回来,晚上经常自己在办公室整理一天的工作,有时自己周末过来加班,但从没听他抱怨过,从不多言多语。其次,从工作状态上来说,每次见到王工时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总是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往返于研发、设计部门、车间、库房,好多时候拉着小车在取、送货物;另一种是忙碌了一天比较疲惫的样子,步履缓慢,表情似乎有些僵化。再次,从工作量上来说,王工要参与外包方的初选、负责外包方合同和协议的签订、订单的传递、加工进度的总体掌握、外包产品的取货、校检、清点和入库,外包产品存在问题时的沟通、协调和处理等,几乎每一刻看到的都是忙碌的他。

 另外,由于准备部没有自己的库房和管库员,货物取送、校检、入库都由王工一个人自己负责,我能体会到他的辛苦。比如,有时二元二位铸铝支架一次要来两、三千个,王工都要亲自验数、检验质量,还要帮着入库整理,每次都能准确的将数量和存在的问题清楚的反馈给厂家,不出一点差错。还有标牌厂交检的铭牌,多时一次有上千个,有好多品种的铭牌特别小,而且外形尺寸、颜色都是相同的,甚至只有一个字母的差别,特别难区分,这都需要他亲自清点、分类,然后再交检。经常看到他将好多小铭牌摆在办公桌、窗台上,有时我们就开玩笑逗他说,“王工又开始摆摊了,退休后开超市准没问题”,他总是爽朗地笑笑说,“工作总得做细,得弄清楚”。而且,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王工领了羊角锤和手套,后来才知道公司为了避免印制板边角磕碰的问题,采用了包装质量特别好的木质包装箱,而羊角锤和手套是用来拆包装箱的,有两次还因为拆包装箱砸到了手、让包装铁片划破了手,问他怎么弄的,他却总是一笑而过的说拆包装箱弄的。

这就是默默工作在我身边的“大王”,我想发自内心的说:你是我学习的榜样,不愧为“大王”的称呼!向你致敬、向你学习!

浏览次数:278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