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通号工程局集团参建的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这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交通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作为连接首都与雄安新区的首条直达轨道交通,起于雄安新区启动区城市航站楼,经廊坊市接入大兴国际机场,在大兴国际机场与北京大兴机场线衔接并贯通运营。线路全长约86.26km,设有新建车站8座,其中,雄安航站楼站、金融岛站、第五组团站为地下车站,雄州站、雄安站、霸州开发区站、永清临空站为高架车站,昝岗站为地面车站。通号工程局集团承担了全线通信、信号专业系统工程建设任务。

建设京雄快线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雄安新区建设这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战略部署的关键举措。打造京雄快线,通号工程局集团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为确保工程如期开工,参建单位严格按照雄安京雄快轨有限公司“实用、实际、实效,环境优、措施优、团队优”三实三优建设目标,精心组织、科学筹划,在作业队伍组建、驻地选址建设和标准化管理等方面,稳步推进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

自进场以来,通号工程局集团全面落实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充分借鉴以往建设精品示范工程经验,通过科学规划、精细施工、严格管控,着力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工程标杆。
人员配备标准化——在队伍建设方面,参建单位迅速抽调具有丰富高铁、地铁建设经验的骨干人员,成立了精干高效的项目经理部,组建了通信、信号2个专业技术团队,成立了4个作业班组,配备了包括BIM人员、智能建造人员在内的技术人才,构建起了一支层次分明的技术人才梯队。
管理制度标准化——在制度管理方面,参建单位立足雄安新区建设高标准,结合雄安集团"三实三优"管理手册,编制《精品工程实施方案》,提炼施工工艺标准3册、作业指导书40余册,建立覆盖质量、安全、职业健康的标准化体系,系统梳理属地化管理制度,通过设立专项对接小组、建立手续办理绿色通道等方式,高效完成施组和专项方案、应急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等关键内容的上报审批,确保工程建设与新区管理体系无缝对接。
过程控制标准化——在物资、机械配置方面,参建单位创新采用应急物资招标机制,通过与公司高效联动优化采购流程,实现施工物资超前储备。针对工程特殊工况需求,精准实施特种设备租赁方案,率先完成吊车等设备的准入备案、安全检测、特种作业人员有效证件、租赁合同等前置手续,构建起合规高效的机械化施工体系。同时,积极开展接口调查工作,重点对现场站房、电缆槽道形成情况、电缆过轨预留情况进行细致的调查,并形成文字记录和图表。
现场管理标准化——在现场管理方面,参建单位集成BIM+GIS数字孪生、首件定标、通信信号核心工艺,通过安全专项方案审批、跨线协议签订实现风险可控,推行"护包盖封"保护与5分钟工位整理制度,形成问题库销号考核机制,确保精品工程全周期优质高效推进。同时,严格落实实名制管理制度,建立农民工权益保障中心,确保项目建设“零”信访。

目前,参建单位已完成通信、信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各种特殊工种专项施工方案、“三实三优”精致管理专项实施方案及标准化图册、应急预案的方案编制等报审工作。当前,项目部正在编制通信、信号首件工程实施计划及方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推进工程建设。
下一步,参建单位将以实用、实际、实效的管理措施,实现环境优、措施优、团队优的管理效果,为雄安新区这座未来之城注入强劲动力。京雄快线建成后,将实现两地半小时通达,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助力雄安新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