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无恙念英魂

发布时间:2025-04-08 作者:黄莉莉 来源:运营管理部 字号:

清明雨落,天地含悲。又是一年青草绿,又到一年祭扫时。清明节的雨总带着缠绵的力道,我撑着伞走进烈士陵园,站在烈士陵园的石阶上,青石台阶被岁月磨出凹痕,积水倒映着前来祭奠的年轻人身影,看松柏苍翠,听风声呜咽。那些镌刻在石碑上的名字,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他们曾是怎样鲜活的生命啊!有的正当青春年华,有的初为人父人母,有的家中尚有白发高堂......而今都化作这青山间永恒的守望。

清明祭扫,古已有之。而今我们以新的方式延续着这份缅怀。清晨的烈士陵园,已有不少群众自发前来。有位白发老者带着小孙子,轻轻擦拭着墓碑上的露水。“爷爷,这位叔叔是谁呀?”“他是我们的亲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稚嫩的童声念着碑文,在晨曦中格外清澈。线上祭奠同样情真意切,在"中华英烈网"的留言板上,一条条真挚的留言句句触动心弦:“您们的牺牲,我们永远铭记”、“这盛世,如您所愿”、“请放心,强国有我”......这些跨越时空的对话,让英烈精神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在革命老区,曾经有这样一幕:小学生们在烈士墓前庄严宣誓后,将亲手制作的白纸花轻轻放在墓碑旁。有个孩子还悄悄放了一颗糖:“叔叔,这是我最喜欢的味道。”李大钊先生曾经说过:“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先烈们用生命铺就的道路,正由我们后人坚定地走下去。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在抗疫救灾的一线中,在科技攻关的实验室里......无数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新时代的英烈精神。

祭扫结束,已是日暮时分。暮色漫过纪念碑时,我仿佛听见冲锋号穿越八十载春秋,化作广场上少年们追逐的风筝哨音。最东边的碑影斜斜铺在草坪上,恰好接住仍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的灯火通明,像当年战地医院的烛光,温柔地缝合着时空的裂痕。

返程时,车窗上的水珠折射出七种光彩。那些永远留在青春里的英烈,大概就藏在这缤纷的光谱里,注视着我们将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明天,编织成更璀璨的图景。

浏览次数:8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