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高铁沈信歌——沈阳铁路信号公司建设哈大客专纪实

发布时间:2012-08-09 作者: 来源: 字号:

引言:

沈信公司承担哈大客专207公里的供货任务,包括列控系统全部信号产品。全面参与高铁建设,尤其是亲身修建家乡的高速铁路,这是当代沈信人的骄傲,更是几代沈信人的梦想。

储备能量 蓄势以待

为适应高铁建设需要,沈信相继投入数千万元购进了世界上先进的贴片机、回流焊炉和波峰焊机,配备了世界一流的产品检验设备,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电子装联生产线。建成了多个产品实验室,提高了产品研发阶段的模拟现场试验和数据采集能力;建成了C2仿真实验平台,具备技术培训和现场演示等功能。同时完成了对生产车间、物资库房的布局及作业环境改造,极大地改善了贮存和生产环境。

尤其在技术储备方面,公司有46人获得了客专联调联试上岗证, 10名骨干参与了C3国产化技术攻关,与北信厂和设计院的团队协同奋战,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同时,他们组织12人在广州、唐山和通号设计院参与C3项目的产品设计、运行保障,使公司技术人员在项目研发和现场开通中得到培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从而在大战之前打造出了一支高铁建设的技术尖兵。

2009年以来,沈信进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德国TUV南德公司国际铁路行业标准(IRIS)认证,实行产品质量实名制和工作质量责任制考核,建立产品电子档案,实现了产品质量的可追溯,确保产品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为确保哈大产品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2010年6月10日,沈信隆重召开哈大客专器材生产誓师大会,全厂班组长以上120人面对庄严的国旗宣誓:扬我通号雄风,铸就哈大精品,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二次腾飞。

群策群力 亮剑必胜

哈大产品临投产之前,沈信召开“供应商质量信息沟通会”,通过介绍沈信产品在高铁信号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事故、故障和废品损失情况,使供方了解高铁信号产品的质量安全重要性,传递信号产品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同步树立“零缺陷”理念。通过与全体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大大加强了供方管理和采购控制,从源头上牢牢控制了哈大产品质量。

在此基础上,沈信制订了《哈大客专产品质量计划》,明确了质量目标,并对职责权限、文件记录控制、设计开发、设备设施和环境、采购、产品实现、检验测量等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策划,明确规定过程职责分工、管理内容、工作流程和具体控制要求。结合CRCC、REAC认证和IPC标准的宣贯,组织车间和职能处室修订和完善机加、塑压、电镀、焊接、组装、包装和发运等各类生产作业指导书和产品检验规范,并将这些规范印制成图文并茂直观易懂的小册子,所有员工人手一册,引导大家将标准当习惯,养成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工作作风。

为严控产品质量安全,公司将技术精湛、业务全面的技术专责、工人技师、管理骨干分配到关键位置,确保各类生产人员持证上岗,并加大内外专项培训。选派近30人参加沪杭高铁的联调联试,为哈大开通积累经验;举办“客运专线联调联试人员上岗证培训班”,使公司有101人具有CTCS-3列控系统联调联试上岗资格。

哈大高铁ZPW-2000A/K、列控、联锁、监测、CTC等5种样机和机柜在六车间开始制造后,车间主任带领技术人员深入班组督促检查,从技术图纸到车间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确保一丝不苟。班长白景杰和杜广顺精心组织样机生产,尤其配焊线,配线的顺序、走线的工艺对于产品质量和外观都有很大的影响,不允许有丝毫的马虎。六车间员工经常加班到深夜,终于全部按时完成了样机生产,为哈大公司、沈阳铁路局及相关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到厂评审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一笔订单——轨道电路器材、微机监测、DS6-K5B联锁、CTC、LKD2-T2型列控器材等全面投入生产后,厂长张心植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各部门对哈大前期准备工作汇报,对重点解决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生产车间成立了哈大客专生产领导小组,制定了哈大客专质量保证计划及实施方案,建立了产品档案,利用OA自动化办公工具,进行了一系列化数据跟踪与采集,通过这些数据的不断完善,使沟通环节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加快了生产节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数量和生产质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飞跃,不到半年时间,公司在保证哈大供货的基础上,公司还圆满地完成了秦沈线、平齐线等重点工程设备的生产任务。

六车间是哈大器材生产的主要单位,先后完成了计算机联锁、微机监测、列控中心、CTC、2000K轨道电路等信号控制设备。为了给哈大提供新型调谐匹配单元等产品,车间成立了灌封班。全班员工通宵达旦倒班作业,他们放弃过年和家人团聚的时间,白天组装、配线、焊线、调试,夜里灌封收尾,用心血和汗水奉献哈大。

装配班大多数都是女工,班长从树作风扎实泼辣,管理细致严格。从沈阳北到普兰店西74个站共140多个微机监测、CTC机柜由她们班组负责生产。班长带领大家一起研究图纸资料,请技术专责和专业工程师讲解,尽早学会并掌握技术要点、工艺要求、质量标准,从而为完成哈大器材生产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哈大产品的生产,沈信锻炼了生产者和组织者,组织分工合理细化,组织手段得到了加强和完善,形成了一个生产组织有序协调、最终实现产出与投入闭环的生产指挥系统。利用ERP软件管理进行计划分解下达,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在15中继站生产中, 3天时间就完成了2000A/K移频、列控、监测机柜及器材的所有生产,这在沈信生产史上是一个突破。

六车间六名女工在现场做开通准备工作,她们连续作业10个小时,一直干到深夜11点多钟,艰难地完成了轨道电路上万根的导线端头压接任务。有两名女工在鞍山、辽阳等12站为列控机柜增加空开和配线,连续几天干完活已是凌晨四点多了。

成品库全体员工也是挑灯夜战。供货繁忙时期,五车间临时组织一支发货队伍,负责在厂内运送机柜、产品包装,出色完成了各个节点的发货任务。发货员崔守军,负责哈大线产品取货、包装、发货,模拟网络盘、发送器量大,每箱45斤,他总是跟踪车间生产,车间完工一批他就及时拉走一批,并及时入库记账、包装发货;叉车司机刘家斌,每天早来晚走,负责装车发货,“上班有点,下班没点,什么时间发完货什么时间下班”,从不叫苦叫累。

精准调测 科技护航

2011年4月初,公司系统工程部技术人员开始进行哈大列控中心现场调试。哈大高铁由南向北,设立24个车站,其中普兰店西站、瓦房店西站、鲅鱼圈东站、盖州西站和营口东站为先导段。

4月7日,系统工程部调试人员到先导段第一个车站普兰店西站就位,从硬件组装到机柜布线,对照图纸认真检查,不放过一丝一毫错误。4月8日,随着现场负责人的命令,首先电源屏技术人员开启电源屏的总开关和子系统开关。调试人员严格按照系统开机流程检查各硬件设备是否都在关闭状态,并在确认输入交流电源电压正常和24V直流电压正常后,开启系统的逻辑部和输入输出电子终端,按照作业指导书按步就班开始逐项测试。在经过一天的调试对位后,完成先导段首站普兰店西站的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单体调试。在接下来的12天中,依据哈大高铁调试时间进度表陆续完成其他4站联锁系统的单体调试,先导段调试首战告捷。

4月27日,沈阳至大连段安全数据网开始在沈信公司进行联网测试。经过三天紧张组网、测试,于29日完成了最后联网测试。哈大高铁安全数据网全线分为两个子双环网,即沈大段和沈哈段。在沈信公司电子车间进行组网测试的沈大段安全数据网左网是从周水子站到铁岭西站,包含20个车站和20个中继站;安全数据网右网是从周水子站到中继22站,包含20个车站和22个中继站。本次安全数据网的联网测试,是沈信公司首次担当,得到了通号设计院列控所专家张瑛和交换机生产厂家技术服务人员的大力支持,沈信公司技术人员全程跟踪学习、测试,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安全数据网的联网测试方法。

酷暑的7、8月份,因还未引入正式用电,室内无法提供空调,特别中继站是由集装箱组成的,白天箱内温度高达40℃,系统工程部的小伙子们挥汗奋战沿途12个车站,直到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随着南段联调联试的开始,沈阳枢纽五站的安装调试工作也相继展开。但是,在沈阳枢纽调试过程中涉及一些现已使用的车站,所以调试工作必须安排在每天的天窗时间进行,沈阳北站高速场和皇姑屯站转线期间,每天在皇姑屯站调试交换机的时间均安排在凌晨5点进行。凌晨4点系统工程部的小伙子们就已在车站就位,他们利用有限的天窗时间调通了沈阳北高速场到皇姑屯站间的通道,使秦沈客专与哈大高铁成功贯通。沈大段测试结果完全符合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做到了准确、精细,确保一失万无。

电务段验收测试平台主要是为哈大高铁列控中心软件出厂验收测试工作提供测试手段与工具。沈信公司制作的电务段验收测试平台于2011年5月13日投入使用,并负责验收测试的技术支持和平台维护工作。

电务段在测试列控中心软件之前需要熟悉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与技巧,为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准确性,沈信公司派出技术人员为电务人员讲解列控中心模拟软件、邻站模拟、模拟临时限速服务器、TSRT、封装联锁的使用方法等,为用户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同时,沈信公司客专研发部C3组技术人员负责配合列控中心软件验收测试,与通号设计院进行技术问题反馈与沟通、解答电务人员测试过程中软件技术规范问题,并负责测试过程中模拟环境的启动与更换、列控中心软件的测试更换等。经过20多天的测试,沈大段所有车站列控中心软件功能验收完成,为沈大现场拉通及跑车试验做好了前期准备。

6月29日,沈信公司进行列控中心与CTC、联锁的接口测试。7月9日,接口测试工作顺利完成。接着,公司客专研发部又承担哈大高铁RBC/TSR的现场开通调试工作,主要涉及设备的接收检验,安装调试,软件调试,联调联试等工作。

现场开通新设备时,碰到既有设备,关键的测试都需要请点要“天窗”才能进行。无线闭塞中心(RBC)和沈阳GSM-R核心网的接口测试天窗点定为2012年4月11日0点至4点30分。在天窗点之前,客专研发部技术人员同铁路局通信段施工人员一道,对通道顺序、通道状态、设备状态等重新做了更细致的检查。凌晨2点30分,顺利完成RBC和沈阳GSM-R核心网接口调试。

2012年4月16日,RBC/TSR顺利通过沈局电务段的验收,标志着现场调试、施工基本结束,部分设备正式启用,并由沈南高铁车间RBC工区接管。至此,哈大RBC、TSRS已经完成了单体调试,接口调试,能够看到与之相关的车站联锁、列控中心、信号数据安全网、移动交换中心、调度中心等相关设备和机构的状态,设备顺利进入全线联调联试状态。

本报特约记者刘敏 通讯员王洋 李国滨 赵新 王润隆 潘恩君 杨绍智

(摘自2012年8月3日《中国铁道通号》报二版)

浏览次数:398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