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我们一家三口乘飞机直达家乡,一个大西北深处的小县城—民勤。我的家乡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千里河西走廊东北部,古为“丝绸之路”要道,今为“亚欧大陆桥”咽喉,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自小生长在民勤的我,记忆中,民勤的风很大,环境恶劣。有时黑风突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黄沙满天飞,让回家的人儿找不到东西,分不清南北。每到冬季,气候变得寒冷而干燥,万木凋零,大地一片萧瑟。县城只有四条街,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和北大街,步行走完四条街可能还不到一个小时。街上有且仅有一家书店—新华书店,那里的书除了一些政治类、农业类书以外,剩下的就是学生用书,其他杂志、时尚书籍几乎看不到踪影。记得我上初二的时候,在县城大什字东南拐角处惊现一个小书摊——带四个轮的小房子书摊,我经常去那儿看看书,记得最爱看的就是《辽宁青年》,看的时间长了,有些不好意思,就问爸妈要一两块钱买一本。大街上也没有几辆小汽车,感觉仅有的小汽车只能在县宾馆和政府大院里才能看到。我们走在大街上,有一种“唯我独尊”的感觉,那像现在走到大街上像小偷一样,东张西望,瞻前顾后。那时候,感觉吃过的海产品只有海带和虾米,其他的如螃蟹、扇贝、海胆等都是在电视上看到过,而且还是黑白的。一年四季,也不会去饭馆里吃饭,一个是贵,另一个是没有那种习惯,而且大街上也没有几家饭店。过年时爸妈给买一件新衣服,要高兴上好多天,而且天天盼着过年。随着年龄的增大,知识量的增加以及眼界的不断拓展,想去外面闯一闯的念头越发强烈,自己也没想到我会从遥远的大西北来到大东北。我是大西北人,那里,没有青山秀水,没有风情古镇,只有属于大西北的苍凉、雄浑、不做作的大气之美。
我的家乡,这个在中国地图上很难找到的西北小县城,像一把楔子镶嵌在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之间,堪称我国北方千里风沙线上的“沙漠绿洲”;我的家乡,温家宝总理亲临视察,决不能让它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地方。改革开放以来,家乡人民犹如“民勤”这个名字一样勤劳勇敢,勇于创新,很快走上了小康之路。借用新闻媒介对家乡的介绍:民勤地域辽阔,土沃泽饶,素有“塞上奥区”之誉,自然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宜于农作物尤其是瓜果类的糖份积累。农副产品遐迩闻名,龙眼大板黑瓜籽、小茴香、黄河蜜瓜、玉金香等名优产品远销海外,享誉世界。甘草、锁阳、发菜、沙米等名贵野生资源极具挖掘潜力,开发前景看好。工业矿藏已探明的有储量数亿吨的西大窑煤田,还有石墨、水晶石、石油、石膏、芒硝、石灰石、白云母等多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优质资源。特产有黄河蜜瓜、白兰瓜、郁金香、黑瓜子、茴香、人生果、沙米凉粉等。民勤是一片翘首企盼的热土,必将给投资者以丰厚的回报。走向开放的民勤已敞开大门,热忱欢迎各界的朋友来此实地考察,洽谈贸易,投资兴业,旅游观光,共创伟业,再造辉煌。我的家乡实实在在也是这样,这次回老家,说心里话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县城里出现了双向十车道的大马路,月牙湖公园、人民体育场、东湖公园、红崖山水库房车露营地等公共设施,也有二十多层的大高楼,“堵车”、“好不好停车”等词语也经常挂到人们的嘴边……我的家乡它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有着无限广阔的发展潜力。
我时常会惊异于我周围一切的改变,感觉就像一股星移之力推动着时代的进程,我看到的是真正的腾飞,来自我家乡的,或者比我想象的更远,或者说,这是我所身处国度的一次腾飞。那就是一条沉睡之龙,醒来之后该有的样子。此刻,我想为我们已经七十岁的祖国歌唱,也想为我们愈发繁华的家乡歌唱,但我更想为我们祖国的未来歌唱,我为我们祖国的未来激动以至于为之颤抖,我也愿为那个越来越近的中国梦歌唱。愿我的祖国,我的家乡在往后的岁月里将变得越来越繁华昌盛。